分析師表示,川普關稅影響下,iPhone恐大漲43%,才能抵銷影響。(路透資料照)
歐祥義/核稿編輯
〔財經頻道/空煙彈〕美國總統川普(Donald Trump)本週宣佈對全球各國徵收廣泛的關稅,分析師週四(3日)表示,這些關稅可能會大大改變全球貿易,其中iPhone等消費品可能會受到最大的打擊,恐因關稅大幅漲價。
《路透》報導,美國科技大廠蘋果(Apple)大多數的iPhone仍在中國生產,然而,川普公佈最新的對等關稅後,中國產品關稅稅率高達54%,如果這些稅款持續存在,蘋果將面臨一個艱難的抉擇,要自行吸收額外的成本或是轉嫁給客戶。
請繼續往下閱讀...
蘋果每年賣出超過2.2億支iPhone,最大的市場包括美國、中國和歐洲。川普對等關稅細節公佈後,週四美國重挫,其中蘋果暴跌9.3%,創下2020年3月以來最糟的表現。
根據羅森布拉特證券(Rosenblatt Securities)分析師預測,如果蘋果要完全抵銷關稅影響,iPhone將需要漲價43%、Apple Watch應漲43%、iPad漲42%、Mac和AirPods則需漲39%。
以去年推出的iPhone 16系列機款來看,入門款的iPhone 16在美國訂價799美元(約新台幣2.6萬元),但如果蘋果將成本轉嫁消費者,價格可能上漲43%,將訂價推至1142美元(約新台幣3.7萬元)。
更高規格的機款來看,搭載6.9吋螢幕和1TB容量的iPhone 16 Pro Max目前零售價為1599美元(約新台幣5.3萬元),如果在關稅影響下漲價,價格將來到近2300美元(約新台幣7.6萬元);今年2月推出的最新款iPhone 16e,訂價599美元(約新台幣1.9萬元),如果漲價訂價可能提高至856美元(約新台幣2.8萬元)。
川普在首個任期期間就對中國各種產品大量徵收進口關稅,要求美企將製造業帶回美國,或是鄰近的墨西哥等國家,但蘋果在當時獲得了豁免。這次川普仍未做出任何豁免的保證。
羅森布拉特證券分析師克羅克特(Barton Crockett)在一份報告中表示,針對中國關稅的進展徹底超出預期,原本以為像蘋果這樣代表性的美國企業會像上次一樣被溫柔呵護。
其他分析師也指出,iPhone的銷量在該公司的主要市場一直陷入困境,因為新手機搭載的人工智慧(AI)功能Apple Intelligence未能引起買家的興趣。專家認為,這些功能雖然相當創新,但沒有足夠的理由來證明用戶應升級到最新機款。
需求停滯可能會給蘋果帶來額外的壓力,尤其是在關稅增加的情況下。CFRA Research分析師齊諾(Angelo Zino)表示,蘋果恐怕很難將超過5%至10%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,預計蘋果將延後對手機進行任何大幅度的漲價,直到今年秋季iPhone 17上市。
即使蘋果已將部份生產轉移到越南和印度,大多數iPhone仍在中國生產,而且這些國家也未能逃過川普的關稅影響,越南面臨46%的對等關稅,印度則面臨26%關稅。
克羅克特指出,針對川普關稅的快速計算表明,蘋果可能受到重創,使公司損失高達400億美元(約新台幣1.32兆元)。克羅克特也補充,蘋果、中國和白宮之間可能會進行談判。